提高空間數據「含金量」 監督公營房屋進度

社會各界密切關注政府如何解決公營房屋短缺。如果市民想要追蹤政策效果,隨時隨地監察公營房屋項目進度,可以通過什麽途徑?

籌備已久的空間數據共享平台(CSDI)入門網站將在今年底前全面啓用,這是一個地理資訊系統(GIS)一站式公共資訊披露平台,整合發佈來自不同政府部門的數據集,以互動地圖的方式呈現數據可視化,清晰展示不同數據之間的地理空間關係,方便公衆進一步使用分析。因此,CSDI理應可以同時成爲公衆監督公營房屋項目進度的「神兵利器」。

現有公開數據「重量不重質」

自2021年起,政府要求各部門提交「年度空間數據計劃」,由發展局的空間數據辦公室負責協調。各部門需在年度計劃中列出未來三年計劃發放的空間數據,這些數據會在CSDI上開放予公衆取用。縱觀不同部門最新發佈的空間數據計劃,一些部門的計劃明顯較「重量不重質」,數據集「含金量」頗低。舉例來說,房委會即將開放或已經開放的19個空間數據集中,有11個都是資助房屋成交記錄,但這些數據在地理定位後並不會進一步透露具參考價值的空間關係,因此有「凑數」的嫌疑。

既然政府有決心解決公營房屋短缺,又正在積極完善空間數據基建,不如再下一城,督促不同相關部門「自動自覺」在CSDI上公開未來公營房屋項目的空間數據,讓社會大衆對其進度一目瞭然。舉例來説,政府應該統籌開放未來十年公營房屋項目的詳細空間數據,包括具體位置和地盤範圍,并且定時更新相關數據集。此外,規劃署、地政總署、土木工程拓展署、房委會/房屋署等相關執行部門也應該定期在CSDI上更新公營房屋項目土地改劃、土地清理、地盤平整和上蓋建築進度的相關空間數據集,確保每個項目都在「軌道上」快速推進。

資料公開以外,GIS還有「兩大神效」

GIS可協助理順發展程序中的公衆咨詢環節,以單一事實來源(Single Source Of Truth)整合散落各處的資料,讓持份者快速掌握項目全貌。GIS作爲開放兼容系統,能夠匯集和統籌不同來源的資料和數據,把法定圖則、建築訊息模擬(BIM)、電腦輔助設計繪圖(CAD)、三維數碼模型、衛星影像等不同格式數據共冶一爐。持份者無需切換不同界面,就能一覽全部工程資訊,繼而在咨詢環節精準高效地表達意見。除此之外,政府能主動通過GIS為公衆咨詢提供客觀分析基礎,儘快收窄不同持份者的分歧。

GIS也能解決大部分物流規劃難題。政府多次提出要以組裝合成建築法(MiC)加快公營房屋供應,但由於本地沒有預製組件工廠,體積龐大的組件需要通過繁忙狹窄的道路,由內地運送到香港的狹小地盤,而可以存放在地盤上的時間亦相當有限,因此實際成效取決於完善的交通物流規劃。GIS不但可以提高項目前期規劃和可行性研究效率,加快交通和環境影響評估分析進度,更可連接GPS定位數據進行雲端計算,實時更新交通路況和優化物流路綫,減少由於規劃不周或突發狀況引發的項目延誤問題。